一位名叫 Bud Tribble 的前苹果员工提出了 Widget 的最初想法。1984 年,苹果公司 Mac 团队成员 Andy Hertzfeld 根据该想法开发出了「desk ornaments」,后来改名为「desk ornaments」,一键调出计算器、记事便签、小游戏等单一用途的常用小工具。在那个还只能单线程运行的 Mac OS 时代,方便性非常明显。
你可以到这个网页 http://jamesfriend.com.au/pce-js/ 在浏览器里模拟当年的 Macintosh 运行效果,点击左上角的苹果 Logo 就能调出那些小工具列表。注意,当时的 Mac 操作和现在不一样,在菜单上按住鼠标弹出菜单,松开鼠标=点击。
题外话:Mac OS 和现在的 Mac OS X 是不同的系统,不是简写关系。
在 2005 年苹果正式推出 Dashboard Widget 功能之前,有个小插曲。一款名叫 Konfabulator 的软件能实现「调出小工具」的功能,如上图所示。苹果后来被喷抄袭他的创意,不过,创意这东西,最没门槛了(想到了手机发布会上显摆创意的某情怀大师)。
2005 年发布的苹果电脑 Mac OS X 10.4 Tiger 系统里,集成了 Dashboard 功能,可以一键调出各种 Widget 小工具。最初只有 14 款 Widget 小工具,后来当然多到数不清了(向第三方开发者开放的)。
Dashboard 一直被设计成把一键调出的 Widgets 小工具浮动显示在当前屏幕上方的一个新图层里,直到 2011 年发布的 OS X Lion 系统,默认在新桌面里显示 Dashboard Widgets。当然你也可以设置让它们像以前一样浮现在当前桌面。
在 OS X Yosemite 系统里,Dashboard 被移到了通知中心,同样一键调出,而且可以从 Mac App Store 下载你想要的 Widgets 了。此外,Dashboard Widget 功能还首次来到 iOS 系统。和 Android 系统上那种固定在桌面上的的 Widgets(桌面小工具)不同,苹果把它们放在了通知中心。而且和 OS X Yosemite 系统的通知中心 Dashboard 也不同,它们在 iOS 8 系统里看上去更像 Siri 的信息卡片式设计。
苹果公司 1984 年设计的翻盖手机
30 多张照片,分四页,加载请耐心。
九十年代中期的互联网是一个相当封闭的地方,当时,人们觉得互联网就像一个规划良好的小社区,一切都可以做得井井有条。社区的规模不大,你甚至可以在这里与每一个人进行交流。苹果当年的 eWorld 在线服务,就是对这种“网上小社区”概念最重要的实践之一。
台湾的“白苹果急救室”写了一篇文章,非常详细的介绍了 Mac OS X 系统诞生的故事和发展历史,和大家分享一下吧(某些如“作业系统”、“释出”等台湾说法,被我换成了大陆习惯词语)。
文章非常长,有几十张历史图片,网页加载时请耐心等待。
对于苹果公司的这项决定,我们并不意外:Xserve 服务器赚不到多少钱,却要占用大量研发资源。而且,苹果的发展方向是:面向个人……Xserve 的定位更加尴尬了。所以我们基本可以把 Xserve 停产和当年 IBM 卖掉 PC 部门当成同一种行为,而且规模和影响小得多。
况且,如果你真的需要服务器产品的话,苹果 Mac Pro 完全没问题……从架构到做工用料,它就是个双路的塔式服务器。美国的大学曾用 324 台 Mac Pro 搭建了超级电脑,速度位居当时世界第三。Mac Mini Sever 可以和 Mac Pro 进行高低搭配。以前就报道过有公司用 400 台 Mac Mini 组成服务器集群的。
下面简单回顾一下苹果 Xserve 服务器的历史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