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来看一条 2011 年 1 月份的的新闻:上市3个月三星Galaxy Tab销量破200万。
AppleInsider 曝光了三星的内部文件,2011 年的美国市场,苹果 iPad 销量 1740 万台,Kindle Fire 500 万台,Nook(美国本土的电子书阅读器)150 万台 …… 三星呢?不好意思,不足 100 万台。比收入的话,苹果 iPad 那年赚了超过 100 亿美元,三星赚了不到 5600 万。
咦,不是说三星在去年年底仅三个月就卖掉 200 万台吗?不是快速增长吗?怎么第二年 “增长” 到全年不足 100 万台了?《华尔街日报》给出了解答:三星在造假,用扔到渠道就算的出货量,替换了真正卖到消费者手上的真实销量。嗯,果然是高丽棒子做的事。
题外话,到了 2012 年上半年,三星 Galaxy Tab 平板的销量更是 “增长” 到了不到 20 万台,其中第二季度更是跌到了 3.7 万台。
但分析师们还在拿三星吹出来的假销量数据说事,IDC 称 2010 年第四季度三星 Galaxy Tab 的市场份额 17%,Strategy Analytics 更是把三星的市场份额算到了 22% …… 然后,媒体妓者们有的炒作了,屌丝们有的撸了,二流和三流分析师们有得跟进了 …… 可还是那句话,看看周围,有多少人用苹果 iPad,多少人用三星的平板?
附我以前写的两篇博客链接:
另外,片中女孩听音乐的镜头,从耳机线来看也应该是苹果 iPod。
苹果公司 1984 年设计的翻盖手机
上面这张是 2006 年初到 2011 年底苹果公司研发费用统计图,竖条是各季度的研发费用金额,灰色的折线是研发费用占苹果公司营收的比例。研发预算一直在以每年 33% 左右的速度增加,但由于苹果的收入增加的更快,所以占比反而从大约 4% 下降到 2% 多一点了。
上面这张统计图可以更直观的看出苹果公司研发开支增速和营收增速之间的关系了。后者一直远高于前者。
各大科技公司研发开支占营收比重,苹果甚至是倒数的。而且别忘了苹果可是既要自己研发硬件设备又要自己开发操作系统等软件甚至网络服务的。
问题是,你看看排名靠前的那几个公司:除了 Google 没问题,微软、诺基亚什么的是那种创新领袖吗?另外别忘了,这里统计的是「比例」。有些公司排在前面,可能是因为它的收入低,分母小(宏基那种纯攒机器的就忽略吧)。
所以我们引入研发经费的绝对值,再做比较:
横轴是各大科技公司的研发费用增速,这下看出来了,苹果算是增速比较快的。
纵轴是研发费用总量相当于苹果的几倍。结果,微软、三星、诺基亚等不怎么创新(诺基亚后来干脆就挂了)的企业也比苹果的研发经费高得多,第一名微软甚至高出了近 4 倍,Google 也掉了下来。怎么样,和大家想象中的创新排名不一样吧?(你要是觉得微软和三星特别创新,秒杀苹果和 Google,别往下看了,撸管去吧)
最后揭晓答案的时候到了,各大科技公司研发开支带来的效果:
圆圈的大小,代表研发费用总量。横轴是利润增长率,纵轴是营收增长率。换句话说,越往右上角方向靠拢越牛逼。
这下结果和大家想象的相符了对吧:苹果营收和利润都在不断上升,Google 营收增加但利润没涨,微软原地踏步,三星营收上去了利润下来了,诺基亚和索爱都在跌。当时黑莓和 HTC 还没崩盘,所以你看只是利润增长是负数,营收甚至在上升。那几个比苹果研发投入大几倍的公司,却都没有收到苹果的效果。
所以
研发费用和创新能力以及最终的营收/利润等结果没有决定性的影响。创新不是拿研发经费堆起来的,关键是把钱花对地方,做该做的事。
想象一下那些新诞生的创业公司,研发经费和大公司们完全不在一个数量级上,但往往能给我们带来惊喜,对吧。
最后以一段乔布斯的名言结尾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