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官网公布的美国 Apple Store 店面列表 http://www.apple.com/retail/storelist/
感觉还行,只是配图很少(一本设计师传记,里面只有十来张他设计的产品的照片,其它都是纯文字描述,囧)。读完知道了很多苹果知名产品设计过程和幕后的故事。比如:
- 上世纪 90 年代,苹果设计团队就开始使用 3D 打印机了
- 如果再大上两毫米,Mac mini 就能使用 3.5 寸硬盘,而最终却只能选择价格更高的 2.5 寸笔记本硬盘。
- 乔布斯习惯否决掉设计师的方案,却不告诉他们哪错了,只是逼他们做得更好 …… “如果你给史蒂夫一样东西,即使它已经很好了,他还是会讨厌它,” 瓦斯寇回忆道,“所以你得拿出一些其他的破烂玩意儿放在桌上,来衬托你的产品。”
- 乔纳森在苹果的成名作 iMac G3,激进的砍掉串口、并口等老接口,使用当时新出现的 USB。当时,由英特尔发明的通用串行总线 1.1 标准甚至都没有最终敲定下来(苹果一体机发布一个月之后,也就是 1998 年 9 月,这一标准才最终确定)
- 乔纳森的桌子上只放一台 17 英寸的 MacBook Pro 笔记本和几支绘图用的彩色铅笔,而且摆放整洁有序;他从不使用外接显示器和其他周边设备。
- 绝大多数的苹果员工无权进入设计室,甚至一些高管也没有进入该工作室的权限。比如 Scott Forstall —— iOS 开发项目的负责人,就无权进入——他的工作证根本刷不开设计室的门。
- 90 年代末,基于手势的电脑输入板和触摸感应的键盘鼠标一体设备均来自一家叫多点触控(FingerWorks)的公司。苹果于 2005 年收购了它,2007 年,iPhone 发布了。
- iPhone 最初设计阶段曾有类似 iPhone 4 的 “三明治” 方案,后来被否决了。到 iPhone 4 时又重新拾起。
- 开发出 “一体成型工艺” 后,苹果在 2007 年左右开始正式投资,收购了所能找到的每一台数控铣床。甚至预定了日本一家工厂未来 3 年内生产的所有铣床。它们少则 25 万美元一台,甚至可能上百万美元一台。到了2012年,由于 iPhone 5 和 iPad 3(都是一体成型产品)的投入生产,苹果公司资本支出高达 95 亿美元,其中大部分都花在了产品的生产工具和工艺上。相比之下,公司在零售商店上只花费了 8.65 亿美元。因此,苹果公司在工厂上的投入几乎是专卖店的 11 倍,即便专卖店的地理位置都是租金昂贵的豪华地段。
先来看一条 2011 年 1 月份的的新闻:上市3个月三星Galaxy Tab销量破200万。
AppleInsider 曝光了三星的内部文件,2011 年的美国市场,苹果 iPad 销量 1740 万台,Kindle Fire 500 万台,Nook(美国本土的电子书阅读器)150 万台 …… 三星呢?不好意思,不足 100 万台。比收入的话,苹果 iPad 那年赚了超过 100 亿美元,三星赚了不到 5600 万。
咦,不是说三星在去年年底仅三个月就卖掉 200 万台吗?不是快速增长吗?怎么第二年 “增长” 到全年不足 100 万台了?《华尔街日报》给出了解答:三星在造假,用扔到渠道就算的出货量,替换了真正卖到消费者手上的真实销量。嗯,果然是高丽棒子做的事。
题外话,到了 2012 年上半年,三星 Galaxy Tab 平板的销量更是 “增长” 到了不到 20 万台,其中第二季度更是跌到了 3.7 万台。
但分析师们还在拿三星吹出来的假销量数据说事,IDC 称 2010 年第四季度三星 Galaxy Tab 的市场份额 17%,Strategy Analytics 更是把三星的市场份额算到了 22% …… 然后,媒体妓者们有的炒作了,屌丝们有的撸了,二流和三流分析师们有得跟进了 …… 可还是那句话,看看周围,有多少人用苹果 iPad,多少人用三星的平板?
附我以前写的两篇博客链接:
另外,片中女孩听音乐的镜头,从耳机线来看也应该是苹果 iPod。
苹果公司 1984 年设计的翻盖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