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日晚上路过朝阳大悦城,顺便去 Apple Store 试用了新一代 MacBook Pro 笔记本。刚好由于天气原因,店里人很少,我做了个还算彻底的体验。

第一印象触控板超大。官方数据是大了一倍,视觉上从大约正方形扩大成了多覆盖两列键盘那么宽的长方形。

键盘看起来像 New MacBook 的样子,手感比我想象中好很多(说实话,看发布会提到超薄键盘以后我以为悲剧了)。键帽比我这台 Retina MacBook Pro 大得多,而且很稳定(不会像老 Mac 键盘按起来横向轻微晃动)。键程介于老 MacBook Pro 和无风扇那 MacBook 之间,关键是按下去有很好的段落感:不像老 Mac 键盘那样全程一个阻力,也不像 MacBook 那样硬得好像手指在直接戳铝板 …… 新键盘输入到位时手指能感受到明显的「咔」的反馈,赞。

Multi-Touch Bar 比想象中好用。首先是手感,不是 iPhone 那种光面玻璃的触控屏,而是细磨砂效果,视觉和触觉都很舒服。其次,宽度上,我手指按起来没问题。方便性方面,我试了试地图和备忘录,前者启动后 Multi-Touch Bar 上直接显示出一行彩色图标,可以一键查餐馆、咖啡馆、商场、银行、电影院、药店、加油站等地点;后者启动后 Multi-Touch Bar 显示列表、字体等等常用的编辑菜单里的按钮。你还可以随时点开右侧 「<」里折叠(桌面状态时展开)的通用功能键,比如音量、亮度什么的。显示和点击后的反应都没有延迟。

屏幕效果、音响效果、运行速度什么的没体验,也不用太关心 …… 比以前好就是了。可以感觉到重量能明显感觉到比我那台三年前的 Retina MacBook Pro 15" 轻,官方说法是轻了一磅。更薄,但没有减重方面的体验那么直接。

坏消息放在最后:屏幕背面的苹果 Logo 不能点亮了,应该是一切为了做薄吧。另外,中文键盘上多印上了很多符号,比如¥、「、」、等等,各有评判吧,我是觉得看着有点儿乱。

照片和参数什么的,看苹果官网吧 http://www.apple.com/cn/macbook-pro/

以前想在苹果电脑上查看隐藏文件,还得用终端命令。升级到 macOS Sierra 系统后,按 command + shift + . 就能直接在 Finder 里显示隐藏文件(看好了最后还有个「.」)。

方法是在 Twitter 上看 @24Says 说的,方便多了。

从前老板那收了一台初代顶配 15 寸 Retina MacBook Pro,结果发现一个我最郁闷的事情:笔记本外壳上贴满了贴纸。

撕完了贴纸,外壳上仍然粘着胶,怎么也洗不掉。网上搜了一下,用橡皮或者风油精可以去掉贴纸残留的胶。

试了试果然好用,真的特别干净。推荐。

苹果 iTunes 的播放进度条两侧,左边显示已播放时间,右边显示歌曲总时长。但你想看剩余时间又不想口算减法的话 …… 鼠标点一下总时长,就能变成歌曲剩余时间的「倒计时」。再点一下则恢复显示总时长。看段录屏就知道了:

Mac 截屏的时候,默认会过滤掉鼠标指针。如果你有特殊需求必须让指针出现在截图里,可以点击 Finder — 应用程序 — 实用工具 — 抓图。在偏好设置里选好指针类型,再从菜单里选择捕捉屏幕就行了。

Mac技巧之苹果电脑上截出带鼠标指针的截屏

前几天在 Twitter 上看到 @greghe728 分享了一个有些虚幻效果的 Mac 屏保:SwiftBubble,感觉还行。看段演示视频吧:

SwiftBubble 屏保下载地址 https://github.com/nemesit/SwiftBubble

分页: 65/169 第一页 上页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下页 最后页 [ 显示模式: 摘要 | 列表 ]